2012年8月 津巴布韦哈拉雷
主题:发展·平等·开放
2012 年 8 月 16 - 17 日,以 “发展·平等·开放”为主题的世界大学女校长非洲论坛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共有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南非、津巴布韦、加纳、尼日利亚、乌干达等 14 个国家的 30 位大学女校长及津巴布韦 15 所大学的校级领导出席论坛。非洲论坛的召开,意味着由中国传媒大学 2001 年发起的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中国举办过五届主论坛后,亦在世界五大洲举办过五次分论坛,足迹遍及全世界,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性品牌论坛。
此次非洲论坛由 “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主办,津巴布韦非洲女子大学、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承办。津巴布韦对此次论坛高度重视,副总
统穆朱鲁女士和副总理库佩女士分别莅临论坛开幕式和闭幕式致辞,并邀请非洲各国大学女校长与会。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发展基金会负责确定论坛主题,邀请中国及非洲以外的大学女校长代表参加。 “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走进非洲举办分论坛吸引了诸多媒体关注。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 ZBC、《先驱报》、《新闻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均对论坛的召开予以报道并采访了有关大学女校长。
论坛围绕女性领导力提升、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国际合作三个话题展开,以主题演讲、小组讨论、专题汇报、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与会各国女校长及嘉宾就论坛确定的主题纷纷登台畅所欲言,这是一次交流与分享、探索与争鸣的思想盛会。为期了两天的论坛就以下四方面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取得论坛预期成果。
一、女性领导力提升受限的原因分析
世界和谐稳定发展,需要女性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但领导力的提升绝非一蹴而就,需要诸多条件支撑。女性领导力的育成与提升,受诸多条件限制,并因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与会大学女校长从自身经历出发,分析女性领导力提升的限制性因素,认为只有突破或消除这些限制因素,女性领导力培育与提升才有现实的土壤。
新西兰梅西大学前校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前常务副校长朱迪丝·甘丽雅例举各个领域的成功女性来说明 “女性可以撑起半边天”。甘丽雅立足统计数据,认为教育是赋权女性的基石,是实现性别平等的路径,而贫穷却是阻碍教育公平普及的重要障碍; 在高等教育中,女性更多接受人文科学教育,较少接受工程和信息技术教育,男性获得工程、制造、建筑、性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但从澳大利亚统计数据来看,女性在大学学术研究、科学与卫生领域,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与其人口数不相称,远低于男性。甘丽雅建议,要突破这些限制性因素,社会应给予女性照顾孩子的财政补助、给予女性灵活的工作时间、资助女性获得更高学位、给女性提供早期职业生涯咨询等支持,让女性走出传统社会角色。
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度,女性的际遇却有相似之处。美国夏威夷希罗州立大学前校长张蕴礼几乎与甘丽雅提出相同的观点和建议。她根据美国统计数据,分析了美国成功女性、高知女性走向权力顶端的诸多限制性因素; 介绍了美国政府为促进男女接受教育和发展机会均等出台的各种措施。她认为,女性走向成功的限制性因素有: 玻璃屋顶———阻扰女性获得上层领导机会的无形因素; 培训投入不足; 家庭责任分担不平衡; 自己放弃 “领导路线”,选择 “母亲路线”等。为突破这些限制性因素,张蕴礼提出了女性提升自己的行动纲领: 女性自身发展; 寻求导师/网络/支持; 实施女性领导力培训项目; 通过制度促使更多女性到高层领导任职; 建立内部继承计划等。
尼日利亚乔斯大学校长海华德·巴巴勒·马弗亚伊以乔斯大学追求性别平等、促进女性参与管理和决策的经验为例,介绍了学校 “性别干预小组”总结的突破限制女性提升因素的措施: 制定大学的性别平等政策、确定每年的妇女节、拟定反性骚扰的政策;成立性别及女性学习中心、启动性别监测项目、进行性别研究并主办有关出版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乔斯大学里女性的比例及女性占据领导岗位的比例大幅增加。
除却外在因素,女性自身特质对领导力的影响,也在本届论坛激起讨论。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建华,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女性的思维特质及对女性走向成功的影响,认为思维方式直接影响领导能力培育。女性领导要提升领导能力,应客观认识自身思维方式的特点,并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思维方式的补偿与协同作用,追求其综合价值; 提出女性领导可在发挥 “以情动人”“关注细节” “重视经验” “敏于直觉”等优势的基础上,培养理性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赋权女性与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是赋予女性受教育权。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因为教育联系着发展、教育联系着平等、教育联系着世界; 社会的进步蕴藏在教育实现平等、开放、发展中。因此,接受教育权是女性成功的基石,赋权女性与男性享受同样的教育、文化、经济、政治权利,是社会民主、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津巴布韦副总统穆朱鲁在开幕式致辞时呼吁非洲女性抓住机会、积极行动起来,争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认为国家应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女性缺失高等教育和职业训练是妨碍女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消除性别不平等,需要个人、机构、政府以及其他力量共同努力;肯定津巴布韦政府近年来通过 17 个支持赋权女性的法案。她认为,女性接受教育,进入到领导岗位并参与决策,是引发社会变革的正确之途。
世界大学女校长组委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刘继南认为,“人的完善和社会发展筑基于教育发展”,在促进和完善女性生存权、发展权的所有可能方案中,教育平等是最直接和最基本的保障机制,为此要从制度上保证男女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要推进多样文化教育,促进教育性别平等。她还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等化、国际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津巴布韦非洲女子大学校长何珀·辛西娅·萨扎认为,津巴布韦在赋权女性上面临诸多挑战: 女性在高校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占少数; 男性比女性更有资质和历练占据高级岗位; 女性占据高级管理及其他有影响力岗位的比例与女性人口不相称; 非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规定的 2015前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面对这种挑战,她们能做的是: 创办非洲女子大学赋权女性与男性在经济活动中享受平等地位; 学生录取时向女性倾斜; 给面临挑战的成年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 大学课程表根据女性工作安排灵活调整; 给女性开设基础数学课程。
中华女子学院校长张李玺认为,女子大学承载着发展高等教育和促进男女平等的双重使命,推进性别平等、促进妇女发展是各国女子大学共同的神圣使命。中国女子大学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生源竞争激烈、女生就业矛盾突出等挑战,同时也迎来政府重视、法律保障、办学模式灵活开放、办学水平国际化信息技术领域学位的比例远高于女性。尽管有不少女提升的发展机遇。她认为,要积极培育女子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特色、传播发展先进性别文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创业,将教育赋权女性落到实处。
那么世界各国女子大学发展的情况怎样? 中国传媒大学张艳秋副教授在统计分析 23 个国家女子院校后发现: 女校存在与发展有其进步性、挑战性、地域性和差异性。进步性表现在女校在完善女性自身发展、培养女性领导等方面优势明显。挑战性表现在全球女校锐减,在全球化背景下女校需重新定位。地域性表现在在发达国家,女校为女性提供均等发展机会; 在欠发达国家,女校为弱势女性提供教育机会;在穆斯林国家,女校是一种文化传统。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国家女校深受各自社会文化、历史、宗教的影响,应尊重文化差异,不应全盘西化。
而中国传媒大学文春英副教授则选择 “校训”对比分析中国、韩国女子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不同,认为中韩两国的女子大学尽管追求女性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但依然强调培育女性的传统美德、培育女性服务社会的角色,而在追求真理和关怀社会方面着力不多; 仍在以传统妇德的标准来要求女性,将女性培养成符合男权社会审美观的刻板化的“温良谦恭让”式女性。这与女子高等教育的时代氛围和社会发展要求背道而驰,校训作为女子高等教育的 “方向标”显然需要新的范式。
在论坛闭幕式上,教育对赋权女性的奠基作用再一次得到阐述。津巴布韦副总理库佩在致辞时激励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参与国家进程; 认为健全有效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使女性得到提升的唯一机制。 “女性应积极接受高等教育,以知识为手段,获得自己的基本权利,而让每一位妇女和女孩接受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女性摆脱贫穷、依赖和疾病恶性循环的基本权利。”她强调,在实现女性在行政、立法、司法等决策机构拥有适当的代表参与决策的道路上,津巴布韦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任重道远。
中华全国妇联原组织部部长马延军在致辞中提出,“教育是发展的前提、进步的阶梯,实现教育平等、优化女性教育,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社会结构创新转型、社会生产力增量扩容。”她认为要给一个国家提供持久的社会福利,最佳的办法就是扩大当地女性的教育和经济机会,给女性提供教育,这不仅仅是道德需要,还能产生良好的商业效益。
三、国际合作与女性领导力的集体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在全球化时代,女性领导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开放与合作的原则。中华全国妇联原组织部部长马延军在闭幕式致辞时指出,“为了给更多的女性提供教育、培养女性的领导力,我们需要给成功女性,尤其是教育领域的精英女性,提供后续技能提高的机会和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得她们能不断提升至更高的职位。”
北京大学前副校长岳素兰认为,在通过教育赋权妇女方面,亚非各国面临着共同或相似的困难与挑战,同时又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建议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观念; 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是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的重要方式”的观念; 要进一步强化 “投资妇女和女童教育将给健康和社会带来丰厚的回报”的观念; 要进一步强化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推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大学教育的普及与国际化,为女性赋权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高校应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女性的培养。
世界大学女校长组委会主席刘继南认为,构建国际化教育体系既是基于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考量,也是对人类命运感的整体性关照。在经济一体、地球同村时代,需要建构大学共同体和大学女校长共同体,以超越局部利益、超越性别界限的视角和胸襟,来合力推动女子高等教育和女性领导力的提升,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津巴布韦非洲女子大学校长何珀·萨扎认为,赋权女性促进性别平等,需要加强大学之间的协调; 需要大学之间采取师生交换、通过网络联合承担项目;利用信息传播技术在大学之间建立常态联系; 非洲大学女校长应拟定章程,成立组织,加强与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联系。
四、共识与建议
在论坛闭幕式总结时,与会代表取得如下共识:一、要给一个国家提供持久的社会福利,最佳的办法就是扩大当地女性的教育和经济机会,并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 “女孩儿效应”; 二、实现教育性别公平、女性领导力提升、男女发展机会均等,需强化国际合作,交流互鉴,需要女性加强自我发展,自强不息,自我提升,需要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加强研究、发现规律; 三、实现 “发展、平等、开放”的和谐教育,实现 “和平、民主、繁荣”的和谐世界,还需要世界各国大学女校长怀揣梦想、同步前行。
本次论坛与会代表建议,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作为凝聚女校长力量、传播女校长声音、扩大女校长影响力的重要国际平台,除定期举办主论坛和分论坛坐而论道外,还应积极整理提炼论坛成果,将之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从实践操作层面推动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和女性领导力提升; 积极利用论坛高知女性荟萃的优势,对大学潜在女性领导和在任女性领导进行领导力提升开展有组织的培训活动。
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已采纳以上建议,就如何给国际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促进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如何组织高端培训提升女性领导力,展开专项调研和工作方案拟定。
作者:龙小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