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

    2009年9月  南京

    主题:大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9年9月16-17日,“第四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顾秀莲向论坛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李卫红、田进、张虎生、柳斌、朱善璐等领导出席论坛并讲话。

     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于2001年发起,与中央电视台社教部、全国妇联组织联络部联合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届,现已成为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导层面开展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全球大学女校长展现自身智慧与才华的一个重要舞台。

    在为期3天的论坛期间,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7位大学女校长,围绕大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女性领导力、政策环境变迁与大学发展战略、国际教育资源共享与人才合作培养、大学教育的个性化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女性领导力

    北京大学副校长岳素兰教授指出:亲和力,决策力、创造力是女性领导力的基本要素。加强女性领导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依靠“多个力”的聚合作用,达致领导力良好境界。女性领导能力建设也是一个过程,既需要不断发掘拓展女性领导内在潜质、鼓励其努力奋斗与不懈创新,更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冲破世俗,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女性领导能力建设本身更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需要我们从引领两性均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不断加强探索与实践。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指出:大学女校长作为大学出色的专家和管理者,应从学问、襟怀和魄力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管理学校的能力,以此来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女性领导者具备男性领导者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但应该善于利用,扬长避短,将中国儒家“中庸”的思想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内外兼修,以此来实现领导力的提升。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认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念为导向,努力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才能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华钢指出:女校长的个人素质和个人魅力是女校长影响力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女校长个人素质和个人魅力的内涵,倡导女校长们应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更突出地展现女校长的独特风范。

    东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赵淑华认为: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生活中,女性活跃在各个领域,其中也涌现出了大批的女性领导者,她们无疑是女性的杰出代表。女性领导者们通过积极探索进去,形成了她们独特的领导魅力与领导风格,塑造了良好的领导形象。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强调大学校长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提出大学校长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吸引大学的干部、教师接受管理减少行使职位权力的阻力,弥补职位权力的不足。用人格魅力去辅助实施管理活动,是建立在相信人、重视人、尊重人、依靠人的基础上的,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江学院副院长叶俊以自己在三江学院工作的亲身体会说明,作为女性领导必须充分发挥特有的凝聚力、亲和力、吃苦耐劳的毅力和永不言老的青春活力,发挥女性领导特长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校长陈乃芳,安徽大学前副校长韦穗则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例,对离任女校长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作了深入阐释。

    女性人才培养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力文认为:女性的文明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尺。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培养社会栋梁的基地,肩负着培养女性人才的使命与责任。本文以厦门大学为例,阐明大学教育为女大学生成才奠定前提和基础,大学环境为女教师、女干部的成长提供平台和空间,大学通过非学历教育形式为社会培养人才,高校是培养女性人才和女性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和摇篮。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静指出,大学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努力培养女性国际化特色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历来女生比例较高,女性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为了适应国家人才需求和更好地与其他高校展开错位竞争,并结合自身定位,学校确立了培养女性国际化特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搭建女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大学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马玉录认为:大学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与大学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分析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大学生态环境的特殊需要,提出和谐共生的治理结构和规范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形成大学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

    天津大学副校长冯亚青、邢敏以天津大学为例,阐述了中国高等学校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创新策略。提出中国高等学校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管理经验,明确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在高校的地位;在行政权力运作方面,必须适当分解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在决策层次上强化学术系统的功能;从行政管理模式向行政与学术协调的方向变化,建立符合中国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系统和运作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曦以大学生态环境视野下实践教育的新探索为主题,展示了北京科技大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在大学生态环境视野下,北京科技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通过近5年的探索,探索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实践为主,集中授课为辅,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互融”为核心思想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蔡林慧指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前一段时期的规模扩张后,目前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从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走向以大学为主体的治理,从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规模发展走向以学术权力为主体的内涵质量提升。在这样的办学背景下,大学需要本着“和而不同”的思想,积极选择个性化发展之路,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认为:大学在教育体系中占据“龙头”地位,对整个教育体系具有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在人才强国战略体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她从大学在社会中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探视大学与社会发展的几个关系,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关注。

    曲靖师范学院院长张英杰以本校的发展为例,分析了地方新建院校生态环境建设与个性化发展战略。她认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个性化发展有着强烈的自觉目的性和良性互动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个性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在不断增强对社会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影响社会生态环境,使其向着有利于个性化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从办学定位、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大学文化培育等方面规划和选择自己的个性化发展道路和办学模式。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是我国主要的女子大学,校长罗婷以女子大学特色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为主题,和大家分享了女子大学的发展道路。女子大学走特色办学之路,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特色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女子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其内部动力有自女性成才的个性化需求,外部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女子大学的特色办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树立特色办学的理念是先导,找准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点,选择特色办学的路径是方略,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关键。

    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

    四川大学副校长陈爱民分析了中国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指出在中国实现教育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中,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教育形式多样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是促进国有高校加速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民办教育机构中,全国有320多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发展可以秉承国有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办新机制的灵活性两种优势,实现优化组合,也可能吸取了两者的劣势,从而成为一个怪胎。能否结合优势、摒弃劣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这些因素可归结为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包括政策和母体学校的支持程度,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队伍建设的困难程度,投资方的办学初衷及个人素质,董事会和院班子的状况,以及董事会和院班子的配合等等。她认为:独立学院这个民办教育的特殊群体面临的困难很多,要达到优化组合较难,要办成中国式的小常青藤大学更需要很多巧合因素以及时间的磨砺。

    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探讨了民办高校个性化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指出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由以外延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内涵质量提高为主的发展,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围绕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个性化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办学发展之路。黄河科技学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着力构建符合民办本科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系列化工程建设,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对民办高校个性化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