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概况

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暨“数字时代女性领导力: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5年10月  北京

主题:数字时代女性领导力: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月16日—18日,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数字时代女性领导力: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部、文科科研处承办,共有国内外150余名代表与会。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院长刘继南,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晓驷,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性别平等部主任居尔瑟•克拉特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名誉理事长陈至立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雷元亮依次在闭幕式上讲话。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和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维嘉主持。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议程紧凑,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会议、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会议、第七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大会期间相继召开。会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高度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在会上签署了关于支持女性领导力发展的合作协议。本次大会主题为“数字时代女性领导力:理论与实践”,设“数字时代与女性领导力跨界思维下的女性领导力国际视野下的女性领导力讨论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文化背景就女性领导力问题进行主旨发言,现场参会者针对主讲嘉宾的演讲进行了提问并互动,参会者还进行了论文交流研讨。

一、女性领导力从权利取得到能力提升

女性领导力的提升是关乎妇女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命题。在数字化时代,权利的取得到能力的提升,教育在女性领导力培养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理论研究构建培育体系深化国际合作是女性领导力培养与提升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肩负的责任与历史使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名誉理事长陈至立在讲话中指出女性力量的解放,不仅能增进自身的福祉,也是进一步均衡两性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从争取权利和提升能力两个方面加以把握,只有均衡发力,才能稳步提升。女性领导力领域的研究工作要加强理论研究,要研究如何构建女性领导力培育体系。同时希望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关政策法规转化为领导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具体手段,转化为社会共识。

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晓驷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时代产生的这一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消弭横亘在两性之间的鸿沟提供有效助力,一种更加容易产生凝聚力、影响力的领导力产生方式,一种趋向充满信任的“平权化”的领导模式,为女性领导力的形成、传播以及发挥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打破制约女性发展的不合理限制,在制度上更好地保障、在认知上更加地平衡,在待遇上更为公平,不仅将释放女性巨大潜力,实现女性的解放和发展,也将释放社会发展的“性别红利”,使整个社会和人类发展受益。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认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时十五年,坚持不辍,成果丰硕,不仅进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也促进了世界各国大学女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在教育的视域下,女性领导力提升的组织场域就是她所在的学校。推进女教师、女学生领导力的提升是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的基本职责,需要教育系统负起责任,构建职业女性领导力提升的基础架构和行动策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性别平等部主任居尔瑟•克拉特指出技术拥有无穷的力量,可以用以提升女性地位。性别鸿沟依旧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女性教育,提供由技术支持的可利用移动客户端学习的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的合作有利于促进性别平等,促进女性权利和女性领导力的提升与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院长刘继南在致辞中介绍了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是具有高层次、国际化、综合性的新型民间智库,研究院未来将持续举办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及其相关交流活动,开展女性领导力提升的研究与咨询,组织女性领导力提升的高端培训。她强调女性事业的推动要有“贵在坚持、锲而不舍”的精神与意志,女性事业的拓展要有“一人启端,百人扬华”的创新与合作,女性事业的深化要有“直面自己、认识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女性事业的绽放要有“包容万物、互联互动”的胸襟和自觉。

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总结中概括指出从设立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到组建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再到举办相关研讨会、培训和课题研究,凸显了“女校长”、“女性”和“领导力”三个关键词。大学女校长共同体在引领女性教育与发展的议题、观念和思潮,在改善政府有关女性权利的制度安排与公共决策,在转变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习俗和场域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意见领袖角色。未来应在跨学科研究、跨界合作、持续深化跨国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深入推女性领导力事业发展。

二、数字时代与女性领导力

数字化时代是指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革命对女性领导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女性在开放、兼容、共享的数字化时代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迎接数字时代的新挑战,把握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成为提升女性领导力的关键所在,参会学者围绕数字时代背景下女性领导力提升展开了深入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峰认为领导力由决策力和影响力两个要素构成,中国的女性领导力强在影响力,弱在决策力。提升女性领导力重在仁德修炼,要积极进取;重在勇德修炼,要勇于担当;重在智德修炼,要创新思维。更高层次的领导艺术需要领导理论的指导,需要女性领导力的应用,需要女性领导干部通过主动、自觉的学习和实践加以把握和运用,从而实现领导艺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广芬以女性卓越的视角详细分析了数字化时代女性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女性卓越的关键在于女性教育的发展,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实现女性卓越:扩大女性在组织领导团队和学术团队中的比例;建立女性卓越共同体组织,提高女性领导力;政策与保障方面关注女性创新发展能力;通过数字化过程扩大女性教育机会,为女性卓越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将数字化进程引入性别管理;增加数字化进程中女性决策参与度;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女性教育数字化

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原副校长、终身教授卡门·弗洛指出在制度建设方面增加女性学者的可见度和发言权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传播渠道及社交网站树立女性领导力的榜样,宣传成功案例,能有效促进女性领导力。高校应通过制度与政策鼓励这种方式,使得社会及高校对女性学者的地位认知做出改变,减轻学术界视女性学者发挥领导力为超越常规举动的成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中心副主任张莉莉根据“女性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中获得的信息,详细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校长奇缺的现实成因介绍了西部贫困地区女性领导力提升的本土策略:一是试点到推广,实现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联动;二基于共同利益的性别平目标建构;三是建立国家、省、县多层级、元化的工作团队;四是从女性的真实困境内在需求出发提升领导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总监闵惠泉分享了丛书编辑出版感言,提出了“领导力+”的新概念。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涉及到五大洲34个国家,80余位女校长。女校长们的经历言行时时给予大家激励和感动。这个时代会因为有更多的女性担任领导而为网络数字时代的领导力增添新的助力和色彩。

三、跨界思维下的女性领导力

“女性领导力”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命题。女性领导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打破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的界限,通过多元视角及不同文化背景全方位地探讨研究。参会者就数字化时代女性领导者如何建立跨界思维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路径选择展开卓有成效研讨

欧洲大学女校长会议主席、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校长居尔松·萨拉莫认为在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还面临增加研究领域的女性代表,让女性冲破隐形的职业升职限制、成为决策者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她建议提升决策者对于机构内系统横向和纵向性别隔离现象的认知度,了解阻碍取消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因素和成因,并为国家级和国家以上级别组织准备提议以减少限制。要积极采取措施营造新的法律环境,加速变革,建立强大的、具有影响力的推广性别平等的组织和网络。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分享上海财经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设立科学人文大讲堂、增加学生的国际体验、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持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改革措施的经验做法,指出在女大学生比例不断提升的今天,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要着力通过第一第二课堂联动、国际国内资源整合、校园与社会打通,提高女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开阔眼界和视野,提升社会活动能力,为女性领导力的初步形成创造条件。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创建者杜芳琴阐释中国语境下考察跨界女性主义领导力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并以中央党校性别平等政策倡导团队的行动研究为例,梳理并揭示近十年来以河南省登封市周山村为试点通过修订性别不平等的村规民约,改变民间复合父权制规则,实现草根妇女赋权与村庄治理的多赢过程与成效,重构了包括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新制度与文化。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副院长张素玲认为性别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归属性别的觉知。女性领导的性别身份认同影响女性领导的领导效能感和领导风格。和谐一致的女性领导的认同体系对于女性领导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可以从四个方面促进女性领导身份认同体系的构建,即强化女性领导对自身身份角色的认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对女性领导的岗位锻炼,为女性领导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创建更有利于女性领导发展的政策执行环境;通过社会文化教育和媒体舆论,转变传统的性别文化等。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艺术监督周莉互联网数字时代视角分析了女性传媒领导者具备的自身优势与面临挑战,建议女性传媒领导者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数字时代的技术化倾向,要克服创新不足的缺点,要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职业价值观,享受职业成就感,热爱产品,不断追求用户体验的完善,从“管理”提升到“领导”。

、国际视野下的女性领导力

数字技术的变革加速了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女性领导力的展现舞台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女性领导力培养与提升需要在国际化视阈下进行探讨,加强跨国界、跨民族的女性领导力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女性领导力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国际部原部长邹晓巧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女性在参与政治和决策领域中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她呼吁进一步提高高层领导包括政党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与妇女参政相关的政策、方案、培训等领域的主流,系统地收集在政治和决策领域中的分性别统计数据,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依据,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建构妇女参政环境,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和增强妇女的政治和经济权能,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新西兰梅西大学原校长朱迪斯·甘丽雅探讨高等教育环境下领导力的本质问题,“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领导力发展中的角色进行了全面阐述高度肯定对于大学校长而言,个人社交是对工作社交和政策社交的重要补充。论坛营造的良好氛围以及由此建立的社交网络能够很好地消除由职位带来的孤立感和孤独感构建社交网络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领导力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英桃介绍了美国妇女晋升的障碍与路径。全球性别平等运动发展到今天,尽管阻碍妇女参与的各种因素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但妇女参与的社会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促进性别平等的各项任务的排序也应做相应调整,女性领导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非洲女子大学董事长、非洲女子教育工作者论坛创始人朱慧琼认为科技是促进女性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教育和培训领域分析了数字技术对非洲女性领导力提升的可行性。数字技术有利于提升缺乏基本政治、社会权利女性的领导力,文化是促进女性权利发展的基础性领域,目前非洲各级教育中女性的比例均严重低于男性,数字技术可以将远程教育与传统的面对面教育结合,促进女性权的发展。

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指出数字时代降低了管理中“力”的作用,提高了“柔”的地位,为女性带来了更多的成为领导者的机会,有利于女性领导“天然教育家”优势的发挥,但数字时代也使女性领导力的弱点被放大,增加了决策难度,使其面临“信息虚假陷阱”。女性领导者特别是女校长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媒介素养,增强战略意识,用哲学统帅决策,推进教育创新。

北京市王玉梅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梅对各国推动、培养女性领导力的公共政策进行了详细比较,各国多通过立法保障、政府与民间成立女性团体、教育和培训、开展女性领导力发展的理论研究影响政府的决策等方式培养推动女性领导力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应当首先从理念革新、规划先、保障政策、最低比例制、能力建设、教育培训六个方面推动女性领导力发展。

为了深入探讨数字化时代女性领导力提升的方法与路径,参会嘉宾积极进行论文交流,纷纷献言献策。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张李玺认为培育青年女性领导力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蒲公英领导力研究院创始人、北京宜和书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斌以蒲公英女性领导力提升计划的实践为例分享了数字化时代女性领导力培育模式。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指出大学女校长积极构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需要的能力结构,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事业不断走向成功。中远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文化会展中心总经理黄宁提出女性运用体验的理念提高领导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莱指出女性领导力是赢取性别红利的关键因素。

本次会议是一次女性领导力研究领域的国际盛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智慧、共话未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探讨了女性领导力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提升路径,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跨界思维下的女性领导力构建模式,并对国际视野下的女性领导力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女性领导力领域的研究需要不同文化及国别的沟通与启示,也需要不同界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本次会议的发起者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作为公益性、公共性、政策性研究机构和新型民间智库,将会继续致力于促进女性高等教育、女性领导力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



作者:王娟